1. 销售员赢得好人缘八大秘诀
2. 和客户交谈技巧
3. 五种沟通能力搞定销售回款
销售员赢得好人缘八大秘诀
好人缘是一个人的巨大财富。有了它,事业上会顺利,生活上会如意。但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,而是需要你的辛勤努力。
一、尊重别人
俗话说: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”把这条朴素哲理运用到社会交往中,可以说,你处处尊重别人,得到的回报就是别人处处尊重你,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你自己。
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:一个小孩不懂得见到大人要主动问好、对同伴要友好团结,也就是缺少礼貌意识。聪明的妈妈为了纠正他这个缺点,把他领到一个山谷中,对着周围的群山喊:“你好,你好。”山谷回应:“你好,你好。”妈妈又领着小孩喊:“我爱你,我爱你。”不用说,山谷也喊道:“我爱你,我爱你。”小孩惊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,妈妈告诉他:“朝天空吐唾沫的人,唾沫也会落在他的脸上;尊敬别人的人,别人也会尊敬他。因此,不管是时常见面,还是远隔千里,都要处处尊敬别人。”小孩朦朦胧胧地明白了这个大道理。
二、乐于助人
人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,尤其要十分珍惜在自己困境中得到的关怀和帮助,并把它看成是“雪中送炭”,视帮助者为真正的朋友、好朋友。
马克思在创立政治经济学时,正是他在经济上贫困的时候,恩格斯经常慷慨解囊帮助他摆脱经济上的困境。对此,马克思十分感激。当《资本论》出版后,马克思写了一封信表示他的衷心谢意:“这件事之所以成为可能,我只有归功于你!没有你对我的牺牲精神,我绝对不能完成那三卷的巨著。”两人友好相处,患难与共长达40年之久。列宁曾盛赞这两位革命导师的友谊“超过了一切古老的传说中动人的友谊故事”。
帮助别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,简单的举手之劳或关怀的话语,就能让别人产生久久的激动。如果你能做到帮助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,不但能显示出你的博大胸怀,而且还有助于“化敌为友”,为自己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人际环境。
三、心存感激
生活中,人与人的关系是微妙不过,对于别人的好意或帮助,如果你感受不到,或者冷漠处之,因此生出种种怨恨来则是可能的。
经常想一想吧:你在工作中觉得轻松了,说不定有人在为你负重;你在享受生活赐予的甜蜜时,说不定有人在为你付出辛劳……生活在社会大群体里的你我,总会有人为你担心,替你着想。享受着感情雨露的人们不要做“马大哈”,常存一份感激之心,就会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。情感的纽带因为有了感激,才会更加坚韧;友谊之树必须靠感激来滋养,才会枝繁叶茂。
王老师在自己就职的学校里很有人缘,威信颇高,有人问他原因时,王老师讲:“古人说,‘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’,我虽做不到这一点,但我始终坚持‘投之以桃,报之以李’,时时处处想着别人,感激别人。”王老师道出了为人的真谛。因为有了感激,你才会成为一个好同事、好朋友、好家人。
四、同频共振
俗语说:“两人一般心,有钱堪买金;一人一般心,无钱堪买针。”声学中也有此规律,叫“同频共振”,就是指一处声波在遇到另一处频率相同的声波时,会发出更强的声波振荡,而遇到频率不同的声波则不然。人与人之间,如果能主动寻找共鸣点,使自己的“固有频率”与别人的“固有频率”相一致,就能够使人们之间增进友谊,结成朋友,发生“同频共振”。
共鸣点有哪些呢?比如说:别人的正确观点和行动、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等等,都可以成为你取得友谊的共鸣点、支撑点,为此,你应响应,你应沟通,以便取得协调一致。当别人飞黄腾达、一帆风顺时,你应为其欢呼,为其喜悦;当别人遇到困难、不幸时,你应把别人的困难、不幸当作你自己的困难和不幸……这些就是“同频共振”的应有之义。
在某学校里,秦红和苏仪是一对要好的朋友。她们经常穿相近的服装,经常一起去散步,经常一块去打球……可以说俩人形影不离,同吃同住,保持默契,相互支持;夸张地说,俩人是同甘共苦,“同频共振”。这些,不仅是两人为一对要好朋友的表象,而且也是两人成为要好朋友的原因。
五、真诚赞美
林肯说过:“每个人都喜欢赞美。”赞美之所以得其殊遇,一在于其“美”字,表明被赞美者有卓然不凡的地方;二在于其“赞”字,表明赞美者友好、热情的待人态度。人类行为学家约翰·杜威也说:“人类本质里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,希望被赞美。”因此,对于他人的成绩与进步,要肯定,要赞扬,要鼓励。当别人有值得褒奖之处,你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诚挚的赞许,以使得人们的交往变得和谐而温馨。
历史上,戴维和法拉第的合作是一个典范。虽然有一段时间,法拉第的突出成就引起戴维的嫉妒,但其二人的友谊仍被世人所称道。这份情缘的取得少不了法拉第对戴维的真诚赞美这个原因。法拉第未和戴维相识前,就给戴维写信:“戴维先生,您的讲演真好,我简直听得入迷了,我热爱化学,我想拜您为师……”收到信后,戴维便约见了法拉第。后来,法拉第成了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,名满欧洲,他也总忘不了戴维,说:“是他把我领进科学殿堂大门的!”可以说,赞美是友谊的源泉,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,它不但会把老相识、老朋友团结得更加紧密,而且可以把互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。
六、诙谐幽默
人人都喜欢和机智风趣、谈吐幽默的人交往,而不愿同动辄与人争吵,或者郁郁寡欢、言语乏味的人来往。幽默,可以说是一块磁铁,以此吸引着大家;也可以说是一种润滑剂,使烦恼变为欢畅,使痛苦变成愉快,将尴尬转为融洽。
美国作家马克·吐温机智幽默。有一次他去某小城,临行前别人告诉他,那里的蚊子特别厉害。到了那个小城,正当他在旅店登记房间时,一只蚊子正好在马克·吐温眼前盘旋,这使得职员不胜尴尬。马克·温却满不在乎地对职员说:“贵地蚊子比传说不知聪明多少倍,它竟会预先看好我的房间号码,以便夜晚光顾、饱餐一顿。”大家听了不禁哈哈大笑。结果,这一夜马克·吐温睡得十分香甜。原来,旅馆全体职员一齐出动,驱赶蚊子,不让这位博得众人喜爱的作家被
“聪明的蚊子”叮咬。幽默,不仅使马克·吐温拥有一群诚挚的朋友,而且也因此得到陌生人的“特别关照”。
七、大度宽容
人与人的频繁接触,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。
在这种情况下,学会大度和宽容,就会使你赢得一个绿色的人际环境。要知道,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”。因此,不要对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、念念不忘。生活的路,因为有了大度和宽容,才会越走越宽,而思想狭隘,则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,周瑜是个才华横溢、度量狭窄的英雄人物,而据史书记载,周瑜并不是小肚鸡肠,而是因为自己的大度宽容拥有一份好人缘。比如说,东吴老将程普原先与周瑜不和,关系很不好。周瑜不因程普对自己不友好,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而是不抱成见、宽容待之。日子长了,程普了解了周瑜的为人,深受感动,体会到和周瑜交往,“若饮醇醪自醉”——就像喝了甘醇美酒自醉一般。
八、诚恳道歉
有时候,一不小心,可能会碰碎别人心爱的花瓶;自己欠考虑,可能会误解别人的好意;自己一句无意的话,可能会大大伤害别人的心……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别人,就应真诚地道歉。这样不仅可以弥补过失、化解矛盾,而且还能促进双方心理上的沟通,缓解彼此的关系。切不可把道歉当成耻辱,那样将有可能使你失去一位朋友。
英国首相丘吉尔起初对美国总统杜鲁门印象很坏,但是他后来告诉杜鲁门,说以前低估了他,这是以赞许的方式表示道歉。解放战争时期,彭德怀元帅有一次错怪了洪学智将军,后来彭德怀拿了一个梨,笑着对洪学智说:“来,吃梨吧!我赔礼(梨)了。”说完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。
当然,一个人要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,尽量减少自己的过失。曾子讲:吾日三省吾身。为拥有好人缘计,一个人应不断检讨自己的过失、提高个人的修养才是。
和客户交谈技巧
说好开场白 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,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。说好说坏,关系重大。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:亲热、贴心、消除陌生感。
常见的有这么三种方法:
(1)、攀认式。如:初次见面,同对方说:“我同你姐姐是同学。”“我是你父亲的同事。”等等,短短一句话,就缩短了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。其实,任何两个人,只要彼此留意,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“亲”、“友”关系。
(2)、敬慕式。对人尊重、敬慕会引起对方的好感,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、仰慕,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。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:要掌握分寸,恰到好处,不能 乱吹捧,不要说“久闻大名,如雷贯耳”一类的过头话。表示敬慕的内容应因人、因时、因地而异,应恰到好处,让听者感到自然。
(3)、问 候式:“您好”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,如能因对象、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,效果则更好。对德高望重的长者,宜说“您老人家好”,以示敬意;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,称“老╳(姓),你好”,显得亲切。对方是医生、教师,说“李医生、您好”、“王老师,您好”,有尊重意味。
节日期间,说“节日好”、“新年好”,给人以祝贺节日之感;早晨说“您早”、“早上好”则比“您好”更得体。 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说好第一句话,仅仅是良好的开端。要谈得有味,谈得投机,谈得其乐融融,双方就必须确立共同感兴趣的话题。
有人认为,素味平生,初次见面,何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?这就要在讲话时仔细观察对方,从他的兴趣、爱好、个性特点,到他的水平和心情处境入手,初次见面要做到一点,就要洞幽烛微,由细微处见品性。
生活在同一时代,同一国土,只要善于寻找,何愁没有共同语言?一位小学教师和一名泥瓦匠,两者似乎没有相同之处。但是,如果这个泥瓦匠是一位小学生的家长,那么,两者可以就如何教育孩子各抒己见,交流看法;如果这个小学教师正要盖房或修房,那么,两者可以就如何购买建筑材料、选择修造方案沟通信息、切磋探讨。只要双方留意试探,就不难发现彼此有对某一问题的相同观点、某一方面共同的兴趣爱好、某一类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。
一次刘某在拜访陌生人时,见其墙上挂有“制怒”二字,便知对方有克服易怒缺点的要求。便问道:“您平时很爱发脾气吗?”对方答:“我很容易冲动,但明知自己有这个毛病,却有时控制不了,为了提醒自己,就写下来挂到墙上,时刻告诫自己。”刘某由此话题谈开,先是表示非常理解,继而谈出自己的看法,对方也就同一问题谈出感想,两个人谈的非常投缘,这样就缩短了与陌生人的距离,两人颇有“相见恨晚”之感。有些人在初识者面前感到拘谨难堪,只有没有发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已。找准时机,适时切入陌生人之间交谈。除了了解对方,让对方多开口,还要看准情势,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,适时插入交谈,介绍自己,适时地“自我表现”,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。陌生人如能从你切入式的谈话中引起共鸣、获取教益,双方会更亲近。如:笔者曾巧遇一青年,当问及他多大年龄时,他介绍说:“二十八岁,研究生刚刚毕 业。”我随后问,那你一定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考研了。他高兴地说:“是的,我已经工作了三年又考研究生的。”接着他又谈起了他所学的专业和工作后的情况,这样双方都加深了了解,拉近了距离。
还可以利用媒介物,以此找出共同语言,缩短双方距离。如你见一位陌生人手里拿着一本厚书,可问:“这是什么书啊?这么厚,您一定十分用功!”对别人的一切显出浓厚兴趣,通过媒介物引发他表露自我的心情,交谈就会顺利进行。
如果遇到那种比你更害羞的陌生人,你更应该跟他先谈些无关紧要的事,诸如天气之类的话题,让他心情放松,以激起他谈话的兴趣。和陌生人谈话的开场白结束之后,特别要注意话题的选择。那么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,要尽量避免。
为此,当你选择某种话题时,要特别留神对方的眼神和小动作,一旦发现对方有厌倦、冷淡的情绪时,应立即转移话题。了解对方的心理要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,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,还必须察颜观色,了解对方近期内关心的问题,掌握其心理。例如,知道对方的子女今年高考落榜,因而举家 不欢,你就应劝慰、开导对方,说说“榜上无名,脚下有路”的道理,举些自学成才的实例。
如果对方子女决定明年再才,而你又有自学高考的经验,则可现身说法,谈谈高考复习需要注意的地方,还可表示能提供一些较有价值的参考书。在这种场合,切忌大谈榜上有名的光荣。即使你的子女已考入名牌大学,也不宜宣扬,免得引起对方的反感。
一位姑娘在周末感到无事可干,便去参加一个舞会以排遣寂寞,但由于当时正是她脸上长“粉刺”严重的时候,有点“不敢见人”,便躲在一个角落里,以致舞会过半也没人来邀请她。这一切都被一位男士看在眼里,便走过来以一个礼貌的邀请动作请这位姑娘“赏光”,姑娘自然是又惊又喜。更令她感到的是,当一曲终了,
男士又夸了她一句:“你的舞跳得不错嘛,干吗躲在一边让人不敢请?”一来二去,两人熟了起来。其实,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样的场合认识别人、开创友谊,只要你有意与别人交往,善于打开别人的心扉,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设计好告别语,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语,会使对方感到意犹未尽,希冀下一次的交谈。如:“祝您成功,恭候佳音!”良好的祝愿会使对方受到鼓舞;
“今天有幸结识您,愿从此常来常往!”热情洋溢的语言会使对方获得充分的肯定;“送君千里,终有一别,谢谢你的盛情款待。”感谢的语言令对方感到温暖。“如果什么时候路过这里,请到我的家作客,再见。”邀请式的结束语使人感受到尊重,同时为以后的交往打下了伏笔。“您觉得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?怎样做好呢?征询式结束语令对方倍感亲切。要做到上述五条的关键是:情要热,语要妙。情热,就是有满腔热情,直率真诚,不虚假,不做作,不吹牛,不炫耀自己;语妙,就是措词得当,出言有礼,吐语生辉,幽默自然,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地讲对方不感兴趣的话。情热而语妙,纵使萍水相逢,也会一见如故。
五种沟通能力搞定销售回款
在销售回款工作中,沟通能力也是一个销售人员重要、核心的技能。
如何面对各种不同喜好、不同性格、甚至不同心情的客户,使对方产生兴趣,接受建议,达成共识,形成销售,取得回款,的确是一项很专业的技巧。
XF冰箱销售代表小陈坐在刚住进S市的宾馆的沙发上,心里犹如打翻五味瓶。自己几乎在每个片区都和客户搞不好关系,被整得灰头灰脸,混不下去。领导为了照顾他,又给他换了个区域。
小陈心想:“自己说什么也要给领导挣个面子,不能在犯同样错误。”
想着想着,小陈浑身热血沸腾,干脆先给S市的大客户周总打个电话,一来表示尊重;二来争取给他留个好印象,有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;三来显示自己的专业形象。
小陈拿出手机,打起电话来了:“您好,周总,我是XF电器新调来的区域经理小陈,公司近来人事调整,我现在负责管理S区域的业务开展。我现在已经到达S市,能否约您下午3点钟见个面呢?主要谈一下本月的产品订货、回款工作、库存处理以及您卖场临促问题,您看怎么样?周总!”
周总:“噢,你是新来的陈经理啊,真不好意思,我这两天有几个会议要开,事情特别多,你看改天吧!”
小陈:“怎么会这样呢?那您说个具体时间吧!”
周总:“这样吧,你没事就到我办公室门口来看看,如果我在你就进来和我谈谈吧!”
小陈一听就火上心头,心中暗骂:“刚来就给我个下马威,看我以后怎么整你。”但又怕和周总因“话不投机三句多”,影响以后的相处。小陈强忍着不满说:“好的,周总,谢谢你,那我准备三顾茅庐了,呵呵。”
小陈在随后两天在周总的卖场、办公室附近溜达,希望来个“瓮中捉鳖”。可是总看不到周总的身影,心中不免急躁。
他又给周总打个电话:“周总啊,真不好意思,又打扰你了,会开得怎么样啦?”
周总:“陈经理啊,恐怕还要有一天。”
小陈:“唉呀,周总啊!您总不能让我天天等您吧!周总,这怎么行呢?您得抽个时间,我刚来这里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做,这已经是月中了,你的货款如果再不办出来,这个月的促销政策可能真没什么指望啦,我也要考虑一下你的忠诚度了!”
小陈还想再表述什么,发觉对方已经把电话挂了,不由脱口大骂:“妈的,这里的客户比R市还贱,我是为他们着想啊,居然挂我电话!”
小陈真的好郁闷,在网上同朋友牢骚一番。
朋友说:“你初到别人的一亩三分地,就想着摆谱,可能吗?一定要和别人搞好关系,低头做人。同别人讲话,尤其是电话沟通,全靠语气、语意表达你的思想、意图,一旦表达不好,***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,我想可能是周总领会错了你的意思。第一次电话沟通,注意制造友善气氛,尊重的称呼,请教的语气,赞美的心态,这样别人才容易接受,给你机会,否则客户会误以为你在对他吆三喝四,不免想给你下马威。”
小陈一听也是,也许是自己话语专业味道太重,拉开了与客户间的距离,形成沟通的障碍。小陈真恨自己,说改变自己的性格,总是在习惯中疏忽了自己的缺陷。
终于,在第三天下午,小陈和周总在其办公室进行一次零距离的会面。
小陈:“周总,拜会您这商业圈的老大哥真不容易啊!在公司里经常听到你的大名,一直就想着向您这位老大哥取经学习,现在终于有机会了。”
周总:“哈哈,小兄弟闻其声不如见其面啊,没想到你比电话中会讲话多了。”
小陈一惊,原来自己遭遇他的冷落的确是因表达方式不对,双方产生误解。
小陈:“真对不起,电话中太急躁,表达不清,主要想把我们这个月的促销政策通知你一下,不想越急越表达不清,”
周总:“是吗?小兄弟,真感谢你们公司一来就给我们提供大力支持,有何促销政策?”
小陈:“这两天,我在附近几家商场溜达,发觉只有您的商场人流量大,销量大。”
周总:“这个不用你说,搞起活动来,销量将会更大!”
小陈:“您讲得对,所以,我决定给公司申请在每个双休日再增派两名促销员,还有••”
小陈故意停顿了一下。
周总不动生色看着小陈,他一定知道小陈在卖关子。
小陈:“还有本月我为你做了60台冰箱进货计划!”
周总:“60台冰箱,你没搞错吧?”
小陈:“周总,先别生气,你先看下计划,里面的利润机型很有冲击力的,这是我送给你的见面礼!”
周总看着进货计划,说:“这还差不多,凭我对你们公司的支持这么,20多家买断型号的特价机,还能说得过去。”
小陈:“您对我们公司支持,我们公司一直感激不尽,领导还千叮嘱万嘱咐,要我一定配合好周总的工作。”
周总:“我明天把款子办过去,你一定要确保这款机型是我卖场独家经销。”
在小陈的这段拜访客户故事中,我们看到了小陈不同处事方式,而带来的不同结果。由于原来的不注意沟通技术,不在意关系把握,总是站在厂家专业人士的身份对待周总。到后来听从高人朋友指点,近而再次沟通中拉近双方关系和距离。
所以在和客户沟通中,一定要把握以下五点。
一、交心是合作中不可疏忽的条件
销售人员在于客户的沟通不仅仅局限于死板的例行公事上,而应尽量人情味浓一些,先做朋友,后谈业务。
在这里,小陈在周总根本不了解他的情况下,采用一种专业的、例行公事的语气和客户沟通,结果遭遇了“闭门羹”。
商务关系说白了就是人际关系,就是一个由陌生变成朋友,再由朋友变成友好的“合作伙伴”的关系。所以,销售人员在和客户初次见面时一定要和客户交心,达成共鸣,才有利益关系的发展,才能搞到回款。
这就是在现实销售生活中,那些“吊儿郎当”见谁都称兄道弟,见谁都感到特别亲的销售人员,反而能和客户打成一片,业务做的也不弱。
例如在本案例中,小陈把沟通的话语改变一下,可能得到答案又是一种。
小陈:“周总,您好,您现在说话方便吗?”
周总:“你是哪位?”
小陈:“你好,周总。我是XF冰箱新调来的小陈,公司近来人事调整,让我负责你们区域的业务。”
周总:“你有事吗?我现在很忙!”
小陈:“也没有什么大事,就是想你预约个时间,去拜会下您。你想,我初来贵宝地,第一个应该做的事情,是不是拜会下您这位当地的老大,好为您鞍前马后的效效力阿?”
周总:“呵呵,小陈,你太客气了,要不,你下午五点钟过来吧,做大哥的也为你接接风。”
二、话不要说的太过
许多销售人员在说服客户的过程中,为了尽快地达成交易的目的,常常容易把话说的过头或出格。
把话说的过头容易触犯两种问题的出现,一是容易得罪客户,像本案例中小陈在周总沟通中就讲了这样一句话“周总,这怎么行呢?您得抽个时间,我刚来这里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做,这已经是月中了,你的货款如果再不办出来,这个月的促销政策可能真没什么指望啦,我也要考虑一下你的忠诚度了!”
像这样的话语在和客户沟通过程中不要出现,这容易被客户理解为在向他示威、施压,或者对他的不尊重;
二是容易进入客户的圈套。打个比方,许多客户喜欢用竞争对手销售情况和销售政策,来刺激销售人员,使销售人员做出承诺,进入客户圈套。结果呢?本来不需要花费那么大销售资源就可获取的销售回款,可由于自己话的过头,白白浪费了资源。
三、把握客户感兴趣话题
销售人员同客户沟通的时候,能够激起他兴趣的好办法莫过于谈论他感兴趣、在意的事情。
兴趣是促成沟通延续的原动力,而激发客户兴趣的重要途径在于销售人员发觉客户的需求。这个需求有利益、爱好、奉承或赞美等。
正如本案例中的周总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客户,小陈几句奉承的话语,“周总,拜会您这商业圈的老大哥真不容易啊!在公司里经常听到你的大名,一直就想着向您这位老大哥取经学习,现在终于有机会了。”
听到这句话,周总立刻改变了对小陈的看法。
案例
M冰箱销售人员小舒在S县开发销售网点,相中了南城家电商场,可是该老板邱总是个心高气傲的客户,根本看不上该品牌。
数次拜访都遭到冷遇,小舒还是心有不甘,通过W品牌小家电销售人员得到信息,邱总爱好喜欢汽车,对车模的收藏情有独钟。
这天,小舒带着上海朋友快递过来的三款新款式的赛车模型,走进邱总办公室,说:“邱总,听说您是爱车一族,我托朋友带来三款新的赛车模型,不知您喜不喜欢?”。
邱总接过车模,大喜过望,如获稀世珍宝,连声说好,一摆往日那种“不食人间烟火”模样。结果,两人仿佛是相见恨晚的一般,大侃特侃关于各类轿车优劣,和各种赛车的故事。
终于,没出十天,邱总就进了十万元冰箱,在商场里腾出一块位置给小舒,,而且作为主推品牌进行操作。
邱总由原来的看不上该品牌到后来的作为主推品牌,这就是“发现客户兴趣”的魅力,只有有着共同爱好,共同的语言,才更容易走到一起。
四、用有力事实刺激客户
销售人员在和客户沟通过程中,一定要让客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,避免销售人员自己滔滔不绝的讲,客户却沉默不语的现象发生。
销售人员要不时的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摆出某项事实,来征求客户的同意或反驳,来激起谈话的高潮,避免话题结束的尴尬。如本案例中的对话,“还有,本月我为你做了60台冰箱进货计划!”“60台冰箱,你没搞错吧?”。
案例
小王是M品牌冰箱的销售人员。
一天,他到F县开发新的网点。
小王“你好,刘总,我是M冰箱业务经理小王,能耽误你几分钟时间吗?”
刘总:“客气,有什么事情吗?”
小王:“我经邻县老张推荐,你是本地大家电销售大户,所以想和你谈谈我们合作的事情。”
刘总:“你们品牌是近两年刚上市的冰箱,恐怕很难做,目前没有还考虑经销你们品牌的意思。”
小王:“刘总,你讲的对,这种情况任何一个客户在初次接触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担忧,但是,我敢保证只要你经销了我们的冰箱,你绝对不会后悔的,但如果你不经销我们的产品,你以后可能会生自己的气!”
刘总:“哈哈,小兄弟你太狂妄了吧,说来听听,我后悔的理由?”
小王:“刘总,我是实话实说,你可以向你周边几个县打听一下,我们品牌在他们县折腾的动静,我去年开发客户时,客户同样也是拒绝,但好歹还是有人愿意经销的。结果呢?我们产品的推广力度,我们产品创造的利润,我们产品的销量招惹那几个拒绝我的客户,居然三番四次打我电话,要求经销。
我也拒绝他们,他们现在居然窜货来偷偷销售。”
刘总:“有这种事情,我怎么没有听我那些朋友讲呢?”
小王:“刘总,你放心,我欺骗你也是坑害我自己,以后怎么见你呢?这是我们经销客户的电话名册,这几个老板都向我推荐过你,我想你们关系一定很不错的。”
小王边说边指着电话名册给刘总看,同时还拿出手机要拨打电话。
刘总:“小王,我来打个电话和老张聊聊,你不用打电话。”
可见刘总已经动心了,小王知道事情已经有眉目了。
刘总:“你好,张总,我是F县老刘啊,听话你发财了,捡了好品牌?”
老张:“哪有什么好品牌啊,生意难做,养家户口罢了。”
刘总:“昨天有个M冰箱业务来到我这里,请我经销他们冰箱,你认为怎么样?”
老张:“你说的是小王啊,那小伙子不错,对市场运作有一套,他们产品质量也不错,你可以考虑一下,听说他们公司马上要大力投放广告,已经和我省的几家电视台都签署了投放合同……”
刘总和老张聊了一阵子,挂掉电话对小王说:“小王,你留份产品手册和价格单给我,我考虑一下,你等我电话。”
小王:“好,这是我们的企业简介、产品手册、价目标,以及我们市场运作方案、广告投放计划和已经签署的投放电视台合同复印件,你看下,我还要带走。”
刘总:“带走,为什么呢?”
小王:“刘总,是这样的,我今天带的资料不多,因为老张讲,你绝对会经销我产品的,所以我带的资料也不多,既然你不能立刻确定,我也不可能空手回去,再去另外几家看看,能否找到愿意合作的客户。”
刘总:“你这个小伙子怎么这么急呢?我说不经销了吗?”
小王:“你也要谅解我们做销售,今天没有成绩就白白浪费了一天时间,而且回去给领导也不好交代…..”
就这样,在小王和刘老板在经过长达一个多小时唇*舌战,终于达成了交易,并且小王当时就搞到了5万回款,让公司发货给刘老板。因为小王担心搞不到回款,即使客户答应经销,也有可能泡汤,那样价格表留在了客户手中,必定会造成祸患。
通过这个案例,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销售高手不停用摆事实和拿证据的手法,来刺激客户信任度和经销欲望和经销信息,避开了依靠介绍产品优势、企业文化、产品价格等方面说服客户,可客户却无心去听的弊端。
五、避免主导意识作鬼
所谓主导意识:就是用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,左右别人做事;或者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,企图他人按照自己意识做事。
正如本案例中小陈的表现,“我现在已经到达S市,能否约您下午3点钟见个面呢?主要谈一下本月的产品订货、回款工作、库存处理以及您卖场临促问题,您看怎么样?周总!”
结果造成周总给他一个下马威。
现实生活中,人人都喜欢主导别人,而人人又都不喜欢被别人主导。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自我意识,即使再软弱的人,他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真正的自我,很难心甘情愿的被别人主导或牺牲自己,何况是那些生意合作的客户呢?在销售沟通或回款谈判中,若任何一方渴望主导、控制对方,都极有可能的造成合作的不愉快或者夭折。
其实,销售沟通的目的就是通过磋商、协调、让步,融合双方自我,改变彼此的行动或计划或目标或价值观,互惠互利,达到双赢,千万不要把企业的思想或个人主张强压给客户,企图主导别人,这是沟通的大碍。
案例
小王父母不在家,小王和弟弟一起炒菜做饭。
炒菜炒到一般,弟弟突然说:“该加点盐了”
小王心里猛地不爽,心里想:“加盐,我自己又不是不知道,还要你来说。”
过了一会,弟弟又说:“该加点水了。”
这时小王真有点冒火,很想骂弟弟一顿,但还是忍住了,加水就加水吧。
又过了一会,这个弟弟又冒出了一句:“该盖上锅盖,焖一会了。”
这下小王终于忍不住了,把锅铲一扔就发火了:“你什么都懂,干脆你来做吧!”
从这个简单故事中,我们很容易找到自己象小王弟弟的身影,也许这一切都是无心的,也许把仅仅是用自己的经验忠告别人,但在无形之中,让别人感觉你是在主导或左右别人的做事。
把这个故事的寓意延伸到销售沟通中,就是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“领导者”,总对客户进行说东道西的,造成客户的逆反心理,有钱也不给你打款。
所以,聪明的销售人员在同客户打交道时,表面上是客户的朋友、兄弟、亲人,而实际工作上依然根据自己的职责、特长、能力来促进销售、操作市场、掌控资源、获取回款的,从而得到名利双收。可怕的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业务人员,容易把客户关系搞的不太好,还把客户当成自己的员工进行指挥。
销售回款是让别人把口袋里掏出来给你,是件非常不易的事情。精于运用沟通的技巧、沟通的工具、沟通的方法等等,才能有机会让别人心甘情愿把钱掏出来“奉献”给你。